在美国大学面试中,“Tell me about your weaknesses”(谈谈你的缺点)是几乎不会缺席的问题。
它考验的并不是你是否“完美”,而是你的自我认知、反思能力和成长潜力。然而,很多同学在这个环节翻车,不是回答得太虚,就是一不小心踩了招生官的雷。今天我们来拆解高分回答公式,以及必须避开的几个大坑



一、为什么面试官一定会问你的缺点?

  1. 检验自我认知:能否诚实、客观看待自己。

  2. 考察应对压力的态度:面对不完美时的心态与行动。

  3. 衡量成长潜力:是否有计划、有行动来改进自己。

换句话说,这道题不是“找茬”,而是给你机会展示成熟与成长曲线


二、答题思路公式:缺点 + 场景 + 改进 + 正面反转

你可以用 4 步结构 来组织答案:

  1. 点出缺点(简洁具体,不模糊、不假谦虚)

    • 错误示例:“I’m a perfectionist”(太空泛,且容易被认为是套话)

    • 正确示例:“I used to spend too much time perfecting the visual design of my science presentations.”

  2. 给出真实场景(简短说明这个缺点曾带来的挑战)

    • 让面试官看到你不是随便编一个,而是真有经历支撑。

  3. 说明改进行动(具体行动 + 持续过程)

    • 例如:设定时间上限、使用优先级清单、寻求他人反馈。

  4. 强调积极结果(反映成长和学习)

    • “…Now I can balance quality with efficiency, and I’ve been able to meet deadlines without compromising impact.”

示例回答

“I used to spend too much time perfecting the visual design of my science presentations, sometimes at the expense of finishing early. After a teacher suggested setting time limits, I started allocating fixed hours for design and rehearsals. This helped me meet deadlines while still delivering presentations I’m proud of. It also taught me to focus on substance as much as style.”


三、选缺点的 3 个原则

  1. 与申请专业无关的致命技能短板不要说

    • 申请 CS 时,不要说自己数学不好;申请文科时,不要说自己写作能力差。

  2. 可改进性强

    • 面试官希望看到这是你能努力改善的,不是根深蒂固、无法改变的性格缺陷。

  3. 不会影响团队合作或基本品格

    • 切勿提到不诚实、懒惰、情绪失控等,会直接减分。


四、面试中关于“缺点”的 4 个必踩大坑

1. 假谦虚 / 伪缺点

  • “我太追求完美了”、“我太努力了”——招生官听过一千遍,毫无新意。

  • 容易被看作不真诚。

2. 列出致命硬伤

  • “我做事总是拖延”、“我很不擅长和别人合作”——这些会让人质疑你能否适应大学生活。

3. 毫无改进计划

  • 只说缺点不谈行动,等于承认问题但不想解决。

4. 冗长负面叙述

  • 花太多时间描述缺点和失败细节,会让面试官印象停留在负面上。


五、结语

当被问到缺点时,不要慌,也不要想着“包装成优点”。
真诚 + 具体 + 有改进方案 + 展现成长,才是让面试官欣赏你的关键。
记住,他们在找的是能不断进步的学生,而不是天生无缺点的“完美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