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宣布:从2025-2026申请季(即26Fall)起,全面取消本科申请中的“可选校友对话”(Optional Alumni Conversations)。这一制度曾延续数十年,如今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与此同时,宾大将推出全新的校友志愿者项目,服务重点不再放在“招生前的短期交流”,而是转向“录取后的长期支持”,包括欢迎活动、学术辅导、职业指导等,为真正入学的学生提供贯穿四年的校友陪伴。
事实上,宾大的“校友对话”一直存在不少争议。很多申请者表示对话内容空洞、流程不一,收获感有限。有业内人士指出,大部分面试官并非本科校友,而是研究生出身,与本科生体验存在代沟。
取消校友面试,释放哪些关键信号?
宾大招生办公室在公告中直言,随着申请人数持续攀升,已经难以公平且高效地为每位申请者安排一对一的校友交流。
宾大招生主任Whitney Soule坦言,当前的流程已经难以承载压力,与其“聊不过来”,不如“聊得更有价值”。
传播总监Paul Richards更直接地说,比起和不一定会来的学生寒暄几句,不如真正投入时间支持那些已经选择宾大的学生。
从“形式对话”到“真实匹配”
取消面试背后,其实是一种招生理念的转变。
宾大正在向申请者传递一个更明确的信号:你是否真正了解学校、是否适合这里,比你是否参加了一次“面试”更重要。
这意味着,未来的申请竞争重点将从“谁更会展示自己”,转向“谁能用申请材料展示真实的契合度”。
对申请者意味着什么?
校友面试不再是短期加分项,文书、活动列表与“附加信息”栏的价值大幅上升。你必须通过一份有深度的申请,体现出你与学校之间的契合、成长轨迹和未来潜力。
真正的录取优势,不再靠一次谈话赢得,而是靠你对学校的理解、学术兴趣的表达,以及目标与准备之间的闭环去打动招生官。
如何应对?
面对面试取消、材料比重加大的变化,越是能展现“深度匹配”的申请者,越有机会脱颖而出。如果你正在准备26Fall申请,务必提前规划文书思路、深化项目经历、准确表达对学校的理解。
这不是一次“缩减流程”,而是对“申请质量”的一次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