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距离美本早申请截止已不足百天,关于 ED / EA / RD 的选择,也成为许多学生和家庭最关心的问题。而芝加哥大学推出的 ED0,更为申请季增添了新的变数。
本文将系统梳理不同申请类型的规则、区别与策略建议,帮助申请者科学规划路径,赢得先机。
ED:高绑定、高机遇的“提前决定”
ED(Early Decision),是所有申请类型中约束性最强的一种。学生只能向一所学校提交ED申请,一旦被录取,必须就读该校,并撤回其他所有尚在审理中的申请。
这意味着,ED只适合那些目标非常明确、愿意全力以赴冲刺一所学校的学生。一旦违约,可能影响诚信记录,不同高校处理态度差异较大:
-
杜克大学:对违约行为处理严格,曾有学生因违约被原ED校与后来申请的学校“双重撤录”;
-
康奈尔大学:在特定情况下允许与学生解除ED协议,但需学生主动沟通、理由充分。
尽管限制不少,但ED的录取率通常显著高于常规申请(RD),也是许多学生冲刺梦校的重要通道。
部分学校还设置了 ED1 与 ED2 两轮申请:
-
ED1 截止日期一般为 11 月 1 日,
-
ED2 截止日期通常在 1 月 1 日,适合在ED1未被录取后继续争取第二志愿。
EA:灵活自主的“提前行动”
EA(Early Action)同样属于提前申请,但相比ED更加宽松。EA录取不具有绑定性,即便被录取,学生也可以选择是否就读,同时仍可继续递交其他学校的申请。
大多数学校允许学生同时申请多个EA项目,但也有例外,例如:
-
限制性提前行动(REA / SCEA):部分顶尖院校(如哈佛、耶鲁、斯坦福)仅允许学生在早申请阶段选择一所学校进行申请。
在提交EA申请前,务必仔细查阅各校官网政策,避免因误解造成申请违规。
EA申请通常在 10月中旬至11月初截止,录取结果多在 1月末至2月初公布。即便收到录取通知,学生也可在次年 5月1日前再决定是否就读。
RD:时间最充裕、选择最自由的常规申请
RD(Regular Decision)是最广泛使用的申请方式。没有绑定义务,可以向多所学校同时递交申请。
相比ED与EA,RD准备时间更充足,截止时间多为 1月初,录取结果在 3月到4月 之间公布,最终决定入读时间同样为 5月1日。
由于开放性强、适用范围广,RD也是竞争最激烈的阶段,申请者将面临全球范围的竞争。因此,制定清晰的申请策略、科学搭配冲刺校、匹配校和保底校,至关重要。
ED0:芝加哥大学推出的“超早批”申请
所谓 ED0,其实是芝加哥大学为参加其夏校项目的学生提供的提前申请通道,正式名称为 Summer Student Early Notification(SSEN)。
与普通ED一样,ED0具有约束力,一旦被录取,学生必须就读芝加哥大学。
其关键特点如下:
-
申请资格:仅限在高中阶段参加过芝大夏校的学生;
-
申请时间:9月1日 至 10月15日;
-
结果公布:最晚在10月15日后的3周内(约11月初);
-
提交方式:通过芝加哥大学账户(非Common App)上传 Early Decision 协议;
-
推荐信要求:必须按照芝大特别规定提交,流程与常规申请不同。
ED0为夏校学生提供了更早的展示窗口,也意味着有机会在正式ED开始前,提前锁定录取。但由于其具有强绑定性,依然需要充分评估、慎重决定。
写在最后
ED、EA、RD、ED0 各有定位,没有哪个一定“更好”,关键在于结合自身的准备状态、学术背景与目标偏好,做出匹配的选择。
-
如果你目标明确、准备充分,ED是冲刺心仪学校的重要通道;
-
如果你想提前了解申请走势,但不想被绑定,EA更适合你;
-
如果你需要更长时间准备、想全面申请多所学校,RD依然是主阵地;
-
如果你参加过芝大夏校,并坚定想入读,可提前关注ED0的时间窗口。
规划得早,机会才更多。希望每一位申请者都能用清晰的认知和坚定的努力,走出自己的理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