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美国大学时,一篇富有叙述性的个人文书,往往能够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讲述自己的故事,是最常见且最有效的文书写作方式之一。相比于简单地罗列经历,叙述可以迅速吸引招生官的注意,并让他们真正看到你是谁,以及你将如何融入他们的校园社区。

叙述的核心:“什么”与“谁”

撰写个人故事时,关键是要围绕两个核心展开:“什么”“谁”

  • **“什么”**是你正在做的事情,比如课外活动、兴趣爱好或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 **“谁”**则是你这个人的本质,你的性格、价值观和精神特质。

招生官希望透过具体的经历,看见你背后的思考与成长,感受到你的真实与独特。

如何将文书组织成叙述结构?

就像一篇好的故事一样,叙述型文书也应有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头:讲述“你做了什么”

你的故事从哪里开始?这是文书的起点。它可以是一段重要经历的回忆,一项热爱的活动,或一次转变你思维方式的小事件。

不是每个人都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哪怕只是一次平凡的志愿经历,一段自我摸索的过程,也能成为动人的开场。试着从亲友那里获得反馈——他们眼中你真正热爱的领域是什么?从中提炼出主题,建立时间线:你是何时开始投入其中的?为什么会产生兴趣?有没有什么关键的触发事件?

中间:展示“你是谁”

文书的主体部分,是你展现精神特质与成长轨迹的舞台。

你如何理解自己的经历?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知、坚持或信念?你怎么看待世界,你的性格如何影响了你的选择?这一部分不在于经历有多罕见,而在于你如何用自己的思考赋予经历以深意。

哪怕是再普通的兴趣爱好,只要能与内在的价值观建立联系,都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表达。

结尾:面向未来

当你明确了热爱所在、讲清了成长脉络,并揭示了自我特质,那么文书的结尾就应指向未来。

你如何设想大学生活?你在文中展现出的热情与价值观,会如何延伸到大学阶段,影响你未来的发展?由于这封文书可能被用于申请多所学校,建议结尾尽量保持宽泛,聚焦于五年后的自己、你希望达成的目标与理想。

当你的目标具有真实感和延展性,而不仅仅是“进入某所大学”,你的文书就具备了更强的打动力与适用性。


通过一篇好的叙述型文书,招生官不仅看到你的履历,更看到了你的内心世界。这种深度的展示,才是真正能打动他们、让你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返回
顶部